下星期,財政司司長便會公布新一份《財政預算案》。對於樓市會否減辣,財爺表明無減辣空間,所以大家也不應存有任何期望。
下星期,財政司司長便會公布新一份《財政預算案》。對於樓市會否減辣,財爺表明無減辣空間,所以大家也不應存有任何期望。
買家所購入的單位為「租置計劃」下的二手公屋,等待收樓前才發現毗鄰單位為一名拾荒者,衛生環境惡劣,一瞬間把自己打了落地獄。
今次事件主人翁,則買入了一層曾經進行近親轉讓的物業,但最終卻因種種原因而遲遲未能完成交易,險墮成交陷阱,即使賣方未曾交出正約,買方亦不能取消交易,究竟所謂何事?
政府在新季度賣地計劃中為住宅面積設限,把第四季度推出的屯門小欖用地,在賣地章程中訂明每個單位最少要有280呎,提供2,020個住宅單位。
《胡‧說樓市》有名谷友購入長沙灣重建項目「海珀」不久,已出現不少單位維修及管理問題,外牆試水時更發現,下層單位竟同時滲水,究竟發生什麼事? 為何業主嬲到要搵申訴專員公署?
屋宇署再度公布,柏傲莊第一期(第2座及第3座)有極少部分樣本(約5%)石屎強度不達標,需要進行加固工程。然而,《胡‧說樓市》編輯部翻查資料,發現新世界在爆出第三期結構問題後,竟連番強調第一期及第二期檢測全部達標,結果與屋宇署有出入。
最近大型發展商長實地產向城規會申請火炭東的「工業用地」改劃為「住宅」,預計提供4,706個住宅單位,火炭工業區是否迎來翻天覆地的轉變? 對區內二手市場又有什麼影響?
港鐵早前推出的「東涌配電站」地皮收回。過去每逢有土地流標,市場都會出現一陣調整期。究竟今次是否同一情況? 我們決定來看看這一區的市況。
大埔「天鑽」的發展商是中國海外發展,雖然不少新晉內房在港物業近年都為人詬病,但比較之下,中國海外則已在香港發展物業有一段頗長時間。然而,「天鑽」入伙後引爆的居住問題,除了村巴外,還有其交樓質素問題,結果其中一名谷友更要搬離單位。
特首林鄭月娥在2021年《施政報告》中,把原來打算興建的15,000個「過渡性房屋」單位,進一步加碼至20,000個。究竟「過渡性房屋」分布位置在哪? 會否對小市民的居住環境有影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