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樓借貸可以是一件很頭痛的事。最近我們《胡.說樓市》就收到一名谷友求助,跟太太在自住單位外,多購入了兩個新盤單位。在購入第三個單位,需要一些資金安排,代理當時跟他說只要銀行批出一按,發展商就一定會批二按,怎料最後卻非事實,最終導致有機會要取消交易。整個個案涉及購入多於一層物業後,左借右借最終借爆了,究竟有什麼處理方法?
買樓借貸可以是一件很頭痛的事。最近我們《胡.說樓市》就收到一名谷友求助,跟太太在自住單位外,多購入了兩個新盤單位。在購入第三個單位,需要一些資金安排,代理當時跟他說只要銀行批出一按,發展商就一定會批二按,怎料最後卻非事實,最終導致有機會要取消交易。整個個案涉及購入多於一層物業後,左借右借最終借爆了,究竟有什麼處理方法?
不知不覺間,來到2020年尾,不知今年大家過得怎樣?這一年,我們經歷惶恐、難過及不安。一場疫症,顛覆我們消費及生活模式,回顧2020年的樓市,疫症及《港區國安法》的衝擊,港人出現信心危機,衍生出移民潮,但整體樓市仍沒大跌,究竟發生了甚麼事?讓我們回顧一下今年的重大事件簿!
特首林鄭月娥今早終於宣讀新一份《施政報告》,房屋政策仍然佔了不少篇幅,包括強調大增土地供應,但早前市場傳出的放寬1,500萬元以下住宅按保卻未見蹤影,其中較矚目的可算是撤銷工商舖的雙倍印花稅。
很多人買樓都有按揭需求,但往往承造按揭時,我們都會直接尋找銀行按揭部查詢、或透過按揭中介來獲得相關資訊或服務。近日《胡.說樓市》團隊卻收到自稱銀行的推銷電話,力Sell低息按揭產品,但到底目前市場最低的P按息率係幾多?如果收到不實推銷電話該怎樣處理?
買樓是人生大事,但過程往往卻令人折騰。有人為免麻煩,索性選購一手新盤,認為發展商包執修,可省卻不少煩惱。《胡.說樓市》早前接觸了一名業主,購入了九龍城豪宅區的新盤晟林後,在我們的協助下曾進行驗收,惜發展商執修進度緩慢,影響了入伙。如業主遇上相同情況,又應該怎樣處理?
近日內地網上流傳內房恒大集團懷疑因財困需進行業務重組。雖然文件刊登不久後被下架,恒大其後也發表聲明指出,相關文件及截圖「憑空捏造、純屬誹謗」,但連香港業主也向我們表示,擔心購入了恒大的香港樓花會爛尾,究竟現行制度與條例對新盤買家的保障有多大?如遇上爛尾樓,買家可以怎樣?
新盤繼續有捧場客,背後因發展商慣於以「高成數按揭」作包裝,變相吸走因受按揭成數影響,而未能購入二手樓的準買家。但這些被視為糖衣毒藥的「高成數按揭」計劃 (或俗稱「呼吸Plan」),實情卻是先甜後苦,殺準買家一個措手不及,我們今次就揭穿發展商高成數按揭五大陷阱!
本港樓市堅挺,有不少上一代無心插柳下頓成千萬富翁,吸引不少人想透過買樓致富。不過時至今日,環境變遷加上有辣招限制,投資物業又未必是神話般吸引,買樓收租前記得諗清楚,當中四大考慮點切勿忽視!
經歷社會運動、新冠肺炎疫情及港區國安法,經濟陷入低谷之時,理應樓市也難獨善其身,然而本港中小型住宅卻不太受影響。有人說,這跟中小型住宅主打剛性需求有關,但豪宅情況又是否相同?當中有五大因素影響豪宅市道!
政府剛公布下季賣地計劃,共推出兩幅住宅及一幅港鐵住宅地,涉近2,710伙,按季增加一倍,但最矚目並不是住宅項目,反而是政府推出商業用地,皆因被視為年度地王的「中環海濱商業地」鐵定下季推出,規模差不多等於一個國金二期的地王,估計超過900億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