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按保政策實施一個月,對市場的後遺症陸續浮現。其中一點,就是昨天評論文章所述,措施誘發更多採用發展商高成數按揭的買家......
新按保政策實施一個月,對市場的後遺症陸續浮現。其中一點,就是昨天評論文章所述,措施誘發更多採用發展商高成數按揭的買家......
「我想97回歸是一條死線。」當年很多人視香港回歸為洪水猛獸,九七前紛紛賣樓走人;亦有人抱著良好願景跨過這條線,但誰也想不到,香港主權移交後,經濟卻急速逆轉,回歸後這22年來,香港樓市是悲,還是喜?
1989年:八九民運觸發九七回歸信心危機,不少知識份子紛紛移民,報章雜誌也道出港人最悲觀一面。2019年:政府提出「《逃犯條例》修訂」議案,引來社會極大爭議,200萬零一人上街,「移民」二字再度成為熱門搜尋關鍵詞。兩個年代,對本港樓市有何影響?香港人,走或不走?
樓市是否位高勢危,金管局慣於引用一個數字: 「家庭負債佔本地生產總值」作為佐證。在九月中,金管局發布的《貨幣與金融穩定情況半年度報告》中就指出,相關比率已由去年第四季的72%,攀升至今年第二季歷史高位75.5%。
因為土地供應不足,政府力谷「明日大嶼」,但實情市場上卻是有地不起樓。在香港寸金尺土的繁華鬧市內,你應該很難想像有豪宅地皮丟空一年半載,任由它雜草叢生,但實際上這個畫面,卻是活生生在我們面前出現。
來到這個地方,入夜後幾得人驚。只因一幢幢石屋死氣沉沉,外牆無鋪磚,道路無美化。今時今日政府不斷強調供應不足,力谷填海「鴻圖大計」,這裡卻是有屋無人住,而這個狀態卻竟維持了十三年。這個地方究竟在哪裡?
按保除近期放寬引起大眾關注外,還有一些隱形陷阱你要知!企圖將劏房合理化的屯門樓盤「菁雋」,劈價四成重推後,終吸引大批準買家上車,就連十優港姐麥明詩都有入市......
大家批評財爺份預算案無驚喜,實情有個數字對後市好有啟示性,所指是「印花稅」。
運房局公布最新供應數字,未來三至四年潛在供應97000個。雖然按季輕微回落1000個單位,仍是統計中的第二高。97000個單位,究竟係一個乜野數字? 先俾兩個畫面大家參考下先。
運房局剛公布一手私樓供應數字,最大亮點是「潛在供應」數字見頂回落,由2017年第二季高位觸及98,000個單位,回落至最新93,000伙,跌幅逾半成,並創下七個季度新低,這是否反映發展商加快賣樓,令到可發售單位大幅回落呢? 背後就要拆解一下「潛在供應」這組數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