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首季樓價由谷底反彈7%,也接近收復了一半失地。但實際上,一些影響本地樓市的負面因素仍舊未消除,究竟又會怎樣影響第二季樓市表現呢?
今年首季樓價由谷底反彈7%,也接近收復了一半失地。但實際上,一些影響本地樓市的負面因素仍舊未消除,究竟又會怎樣影響第二季樓市表現呢?
不知道谷友們看了昨天「飛揚劈價」的報道沒有? 影片播出後谷友有不同反應,有的認為一期買家輸打贏要,亦有人認為發展商不近人情,姑勿論如何,我們最關注的,是應該製作一篇怎樣的報道。
「飛揚二期」早前劈價17%出售令市場譁然,亦令一期買家心驚膽跳,因為二期劈價,隨時影響一期建築期買家的按揭審批,最終有可能借唔足,究竟實際情況係點?
很多香港人買樓也鍾情頂層連天台單位,但天台單位也特別多滲漏。假如你不幸地買入漏水屋,別以為透過「打針」把填補裂紋修補就可解決滲水問題。因為要對症下藥,必須先尋找出問題根源才可以。我們將剖析漏水的處理程序、以及常見的檢測手法來協助業主了解漏水屋的問題。
香港已連續13年成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,樓價對收入的比率為18.8倍,也就是我們常常說,要不吃不喝18.8年才能買到樓的地步。表面上看似很誇張的數字,但實際上,報告又多能反映實況? 香港已連續13年成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,樓價對收入的比率為18.8倍,也就是我們常常說,要不吃不喝18.8年才能買到樓的地步。表面上看似很誇張的數字,但實際上,報告又多能反映實況?
預算案放寬印花稅的威力,令本地樓市走出去年尾陰霾,氣氛突然180度轉變,對高成數按揭有需求的準買家也要留意各項細節,《胡‧說樓市》會跟大家探討相關議題。
財爺在預算案2023中寬減買樓印花稅,一星期後,各區二手成交量均見回升,部份成交價由低位反彈,樓市是否漸見曙光?
早前驚傳青衣大型屋苑「灝景灣」管理公司收錯管理費足足20年,《胡‧說樓市》編輯部花了時間研究過往案例,始發現相關情況隨時發生於你跟我的屋苑之中。
發展局向立法會遞交「將軍澳137區」初步發展藍圖,日後會興建大約50,000個住宅單位,對「康城站」及將軍澳區居民有什麼影響?
「胡‧說調查報道」來到元朗「尚悅.嶺」,屋苑居民常用出入口突然被,主要源於同彼鄰同系屋苑,就公共道路的路權爭議,究竟誰是誰非? 當日負責規劃的發展商有無責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