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足夠入息,但屬於自僱或非固定收入人士,借按保卻難過登天,最終唯有投向發展商按揭Plan,而出事的往往是後者。
有足夠入息,但屬於自僱或非固定收入人士,借按保卻難過登天,最終唯有投向發展商按揭Plan,而出事的往往是後者。
送契樓即是「無償轉讓契」的物業,透過查冊,土地註冊紀錄上「代價」的一項,會顯示為「Nil consideration」。究竟對按揭會否有影響?
想提早償還按揭貸款?那就要注意是否過了罰息期;各銀行的罰息期有何不同?《胡.說樓市》一文話你知。
近期新盤相繼出事,牽連到在紅磡開售的單幢項目「曼翹」,全數銀行也拒絕接受樓花按揭申請,究竟這會否成為常態呢? 買家可以點做? 我們決定探討這個議題。
早前曾有傳居屋單位廚廁對調,終致銀行拒批按揭,究竟銀行根據甚麼準則來審批按揭? 點樣裝修先會中伏? 我們順道帶大家睇一個395呎新居屋間兩房的實例!
買賣物業時,除了簽署臨時買賣合約、正式買賣合約外,還要簽署樓契,協助處理買賣事宜的律師,必須盡力去檢視及查閱樓契,以確保買賣雙方的利益。近年有新盤開售時,就推出了「CD契」(光碟契)。究竟什麼是「CD契」,跟我們一直購入的「紙本契」有什麼分別呢?
資金氾濫,每逢稅季銀行都會鬥低息搶稅貸刻,不過向銀行借稅貸,是否一定要用來交稅? 其實只要你還得起,銀行並不會過問資金是否用來交稅。然而,有人會問可否借稅貸來俾首期,我們會建議: 不要鋌而走險!
香港已連續十年成為全球最難負擔的城市,要不吃不喝超過二十年才可以上車,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在2019年6月攀上歷史頂點後也一直高位徘徊,但小市民的置業欲望並未減退。未上車準買家對買樓苦無頭緒,由買賣流程、按揭計算可能也摸不著頭腦。本文為新手買家所準備,希望一文可以梳理整個二手買賣流程,讓首置客買得安心。
買樓賣樓委託律師,本是一件正常的事情。因為律師具專業地位,可協助買家梳理正式買賣合約、查契、及款項交收等工作,但偏偏這個專業界別,最近卻不斷出事。究竟我們應該怎樣去挑選適合自己的律師樓呢? 當中有否要避開的陷阱?
《胡.說樓市》收到一名谷友求助,表示受疫症拖累,知道自己收入不穩定,銀行未必願意批出按揭,但財務公司表示可以「幫手」,聲稱可以透過會計師協助自製入息證明,好讓谷友成功上會,但做法原來既犯法又高風險!